•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微博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号

    小红书

    哔哩哔哩

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 开幕式暨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 开幕式暨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2024.12.06

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开幕式暨生肖文化论坛活动现场

 

  12月6日,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开幕式暨生肖文化论坛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空间举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庞微、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主任李雅芳、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大赛评委柳冠中、林存真、参展艺术家、获奖设计师等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的隆重开幕。

 

  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学、艺术及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亦是中国生肖家庭中的重要一员。生肖蛇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神秘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预知未来、治愈疾病、修复再生和带来好运的力量。参与本届大赛的设计者们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土,将精神追求与生活体验应用于新质生产力中,让生肖蛇的形象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庞微致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庞微致欢迎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她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交融,充分彰显了“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的人文精神。未来,中外交化交流的“朋友圈”将越来越大,促进民心相通的“连心桥”将越走越宽。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在致辞说到,她有幸见证了大赛的成长,看到设计师作品的延续性和成熟度的逐年提高。她指出,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生肖文化了解中国,了解生肖文化背后所传递的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大赛主办方领导及嘉宾为获奖设计师代表颁奖

 

  在颁奖仪式上,大赛主办方领导及嘉宾为获奖设计师颁奖。其中,张毅《年味儿》获得平面设计单元一等奖,史梦瑶《蛇来运转》、肖嘉硕《乙巳蛇年防滑提示牌创意设计》获得产品设计单元二等奖。

 

 

 

 

 

生肖文化论坛主旨发言环节

 

  首届生肖文化论坛邀请到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评委柳冠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慰平及参展艺术家黄山、王香婷、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国际项目副院长桑国亚等中外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各位嘉宾从学术、文化、艺术等多元视角,剖析了生肖设计的文化逻辑、中西方交流中的生肖文化表达,诠释了对于生肖文化设计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大赛评委柳冠中先生说:“文化决定高度,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彰显了文化的高度。设计师们必须秉承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掌握规律,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摸准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脉搏,才会找到生肖设计的方向。”

 

 

 

 

生肖文化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三位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获奖设计师代表张毅、朱力、要杨华畅谈了他们参加生肖大赛的心路历程,对于生肖文化和生肖设计的感悟。

 

  参加活动的嘉宾表示,视觉是最直接的、跨越语言的传播手段。今天的展览所呈现的生肖蛇,形象富贵绵延、萌态可掬。

 

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丙午马年)全球征集令正式发布

 

  论坛最后,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丙午马年)全球征集令正式发布。

 

  2026年是中国农历丙午马年。《诗经·小雅·吉日》中记载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最早在文献中出现的将“午”和“马”对应起来的记载。午马表现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灵动符号,马既是力与美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忠诚正义、乐观向上的象征。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丙午马年)将主要设置四个竞赛单元,分别为生肖马主题平面设计单元、生肖马主题产品设计单元、数字艺术设计单元、十二生肖设计单元。大赛官网将于2025年1月正式发布赛事详细信息,届时请登陆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官方网站查询。

 

 

 

 

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现场

 

  论坛结束后,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乙巳蛇年)正式开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王军担任本次展览讲解。现场的一件件展品不仅极具创造力,技艺精湛,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中国生肖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

 

  展览即日起对公开放,也诚邀更多的设计精英和生肖文化爱好者前来观展,让我们共同呈献一场通汇中外的生肖文化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