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微博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号

    小红书

    哔哩哔哩

共话文旅融合新篇 共绘文明互鉴图景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交流分享会在京举行

日期:2025.07.11

 

  2025年7月9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交流分享会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京剧文化之旅体验空间举办。本次分享会邀请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芳、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海茹、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明强及副局长郭果、英国驻华使馆新闻参赞沈栋明(Dominic Stanton)、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利维乌(Liviu Taranu)、摩尔多瓦驻华使馆参赞赛西莉亚(Cecilia Chirita)、希腊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安莉妮(Eirini Anastopoulou)、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项目协调员高明聪,以及北京百达旅游公司总经理游旭公、北京广播电视台制片人常宏玖等中外嘉宾,共话嘉年华成果,探索文旅融合未来。

 

 

成果分享:以创新之力筑就交流之桥

 

  交流会伊始,主办方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海茹首先从“扩圈”“融合”“引流”三大维度,系统介绍了本届活动的创新突破:通过拓展参与国家与领域实现“圈层扩容”,以跨界艺术碰撞、美食与非遗沉浸式体验推动“文商旅业态融合”,依托特色场景与入境游体验达成“流量集聚”。随后,又从三方面总结了活动的初心与实践:其一,追求“深度互鉴”,通过罗马尼亚歌手与中国乐队同台等“艺术样态碰撞”,激发创作活力,提升艺术体验;其二,坚持 “做有温度的活动”,从嘉宾邀请到服务保障全流程精心策划,让参与者感受细致关怀;其三,鼓励“特色呈现”,支持各国带来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团体,并承诺将为未来参与方提供多样化支持。

 

 

圆桌共议:中外智慧碰撞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圆桌交流环节”,中外嘉宾围绕 “嘉年华未来内容模式与发展方向”“中外文旅交流深化路径”“文旅融合与文化带动旅游实践策略”三大议题,畅所欲言。

 

  英国驻华使馆新闻参赞沈栋明则强调“艺术是连接不同世界与情感的特殊语言”,并期待未来能有更便利的签证政策支持,促进更深度的参与。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利维乌作为连续两届参与者,直言“嘉年华融合音乐、舞蹈、美食与文化,是世界人民交流的最佳方式”,并通过播放罗马尼亚文旅短片,发出“欢迎中国艺术家到访”的诚挚邀请。希腊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安莉妮分享了希腊舞者的精彩演出体验,盛赞“舞台与服饰的美感”及“北京的热情好客”,并提及希腊近期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举办的文化展览,表达继续推进中希文化交流的愿望。摩尔多瓦驻华使馆参赞赛西莉亚表示,现场感受到的热烈氛围让她期待未来组织本国艺术家加入。

 

 

  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明强从石景山悠久历史、特色文化及非遗资源切入,结合活动举办地首钢园的工业遗存活化案例,介绍了石景山区文旅融合的独特优势。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果对嘉年华落地石景山表示感谢,提出“深化合作引入更多国际文化活动”的愿景,并建议联动首钢园现有活动,打造“更富创意、更贴近市民、更开放包容”的参与场景。

 

  北京百达旅游公司总经理游旭公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制片人常宏玖,分别从“文化活动促进北京入境游发展”及“嘉年华宣传‘更早、更快、更广’”的角度,提出了市场化运营与媒体传播的具体策略。

 

总结展望:以温度与深度共筑国际文旅新生态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芳在发言中明确三点行动方向,为本次交流会画上圆满句号:一是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持续搭建跨文明对话平台,推动常态化艺术合作,让国际精品艺术惠及首都民众;二是优化活动机制与体验,务实采纳嘉宾建议,调整活动时间、丰富演出形式,探索 “文旅 + 商业” 可持续模式,提升嘉年华辐射力;三是强化入境服务保障,从签证便利到购物退税多措并举,欢迎各方反馈问题,共同打造更开放友好的国际文旅枢纽。

 

  活动期间,中外嘉宾还共同参观了第四届嘉年华照片回顾展,在光影流转中重温文化交融的精彩瞬间。

 

 

 

  此次交流分享会,既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谋划。随着各方共识的凝聚与行动的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必将成为深化文明互鉴、推动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注入持久动力。